ENGLISH |
央广网济南9月11日消息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依然流行,今年北美干旱、国内洪涝等极端天气频发,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位波动,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挑战。实现粮食安全,既需要做粮食增产的“加法”,也需要做粮食减损的“减法”。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11日在山东济南闭幕。多国政府代表、世界粮食减损学界知名专家、相关跨国企业等300多名代表探讨节粮减损的可行方案。守好全球粮仓,在做好“开源”的同时,如何实现“节流”?
粮食减损和减少浪费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全球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损失的粮食约占到总产量的13.9%。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廖小军介绍,我国粮食损失总量也不少。“粮食损失在8%左右,蔬菜25%,水果20%,肉类6%到8%,损失还是比较大。”
粮食损失和浪费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储藏、消费多环节,是系统性工程、国际性工程。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中国每年在收割、运输、储备、加工过程中粮食损失浪费超过6%。如按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计算,当年损失浪费的粮食总量高达803亿斤,接近于粮食主产省安徽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如何从每一个环节减少粮食损失呢?河南省粮储局产业发展处处长王玉田认为,生产环节要从种子入手,需要培育好的种子。“比如抗病虫害种子、抗倒伏的种子。有了这种好的种子,病虫害少了,粮食在田间倒伏少了,它会减少霉变,这样对提高粮食的品质,减少粮食损失会有很大帮助。”
我们常说粮食“颗粒归仓”,中国人很早就有在粮食收获时尽量减少损失的传统。但现实中,收割机械精细化程度不够、农机农艺不配套等问题存在,真正的完全“颗粒归仓”还做不到。王玉田表示,解决这一问题,收获技术要提升,同时,不完善的颗粒也可另作他用。
“收获环节,我们需要在收获后的处理比如烘干、清理等,在技术上进行攻关,研究比较精准的机械设备。比如清理,我们需要研究比较精准的机械设备清理筛,可以把不完善粒,如不成熟粒、虫蚀粒、霉变粒的粮食跟饱和的粮食,还有好品质的粮食分离开来分别加工,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粮食的损失。”王玉田说。
粮食到了加工环节,损失的程度显而易见。特别是现代人对粮食加工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粮食越来越多的部分被废弃。廖小军建议,通过食品加工的科技创新来减少粮食的浪费和损失。“基于农产品原料的加工特性和终端产品的需求,开发一系列满足不同产品类型的精准食品加工技术,我们把这些技术分为三大类:最少加工技术、适度加工技术和深度加工技术。”
据了解,我国每年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2000万吨米糠、1000万吨玉米芯,700万吨蔗糖渣、600万吨果渣以及2600多万吨的动物骨头和血液。廖小军认为,这些东西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可以进一步深度、综合和增值化利用。“其中,米糠可以加工成米糠油,玉米芯可以加工成低聚糖,种子里可以提取多酚。苹果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苹果渣,这些苹果渣里含有18%-20%的果胶,果胶可以提取出来,是食品的重要组份,可以做食品的增稠剂、凝胶剂和乳化剂。辣椒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大量的食用油、高效的蛋白质。辣椒籽可以通过增值化和综合利用,使得这些得以有效分离提取。”
粮食变成食物,来到消费者面前,餐桌上的浪费更为触目惊心。为此,我国已经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来减少食物的损失和浪费,特别是在今年,出台了反食品浪费法,从规范层面引导全社会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抑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扪心自问,今天你浪费粮食了吗?当然,粮食浪费是全球性的问题,尤其在不缺粮的国家,粮食浪费数量惊人。节粮减损应成为全球广泛共识。
在国际粮食减损大会闭幕之际,大会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大会成果。那么,本次大会取得了哪些共识性成果?
经深入研讨交流,大会取得了农业生产、收获、加工、流通等领域的十项国际共识。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表示,大会成功发布了《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济南倡议》,提出了各个方面加强粮食减损的重点领域和合作方向。他介绍:“着力推进精细收获,完善仓储设施建设和装卸运输方式,倡导适度加工,引导节约型消费。形成政府引导,农户、市场主体、消费者等全社会共同参与、全环节协同、全方位共抓的格局。”
这次大会还同步启动了山东省粮食减损行动并公布了具体行动方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希信介绍,行动方案着眼全产业链条减损,从六个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举措。“实施‘粮芯计划’,打造10个粮食特色产业集聚区和10家百亿级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25年,建立形成以法治保障为基础、以健康消费为导向的全社会粮食减损长效机制。”
“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近年来,我国先后开展了“粮安工程”“智慧粮库”建设等专项行动。今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还印发了《关于推进粮食产后节粮减损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产后减损领域的重点任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副司长张成志表示:“通过装备提升、技术推广、科技攻关和适度加工等方式,促进加工节粮减损。大力倡导科学文明消费方式,在政策对话、技术推广、项目示范等方面开展务实国际合作。”
隋鹏飞透露,今后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或将定期举办,形成一个机制化的大会。(记者朱敏 王成林 山东台记者孙昊南 济南台记者陈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