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在土耳其马尔丁平原收割小麦 本版图片GJ
尼日利亚农产品价格上涨,当地人怨声四起
文/艾舟
非法驻扎在叙利亚的美军近日以不光彩的偷窃行为登上热搜,这次偷的不是石油,而是满满40车小麦。
素来豪横的美国大兵惦记上了再普通不过的庄稼,的确少见。但为吃发愁的,显然不止美国人:印尼总统佐科要求大力提高全国粮食产量;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话,表示将与各方确保乌克兰粮食经黑海顺利出口;英国出台粮食安全计划,保障粮食供给……
海南鸡饭不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菜肴,也是在东南亚国家广受欢迎的美食。尤其是在新加坡,用当地人的话说:“新加坡不能没有海南鸡饭,就像纽约不能没有披萨。”
然而,这道本来物美价廉的美食,正变得越来越“脱离群众”。一方面,鲜鸡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菜价水涨船高,民众难以消费;另一方面,当地商贩试图用冻鸡取代鲜鸡,又被大批民众吐槽口感变差。
这与马来西亚近期推出的活鸡出口禁令密切相关。6月1日起,马来西亚全面禁止出口活鸡、冻鸡以及鸡肉加工食品。而往常,新加坡至少三分之一鸡肉进口来自马来西亚。
面对新加坡民众的抱怨,马来西亚也表示无奈,由于活鸡饲养成本和零售价格上涨,必须优先保障本国供应。
在亚欧大陆另一端的英国,堪称当地“国民食品”的炸鱼薯条由于渔获和食用油短缺、天然气涨价等原因正面临危机。用英国炸鱼薯条联合会主席安德鲁·克鲁克的话说,英国全境1万多家炸鱼薯条餐厅中,约3000多家可能倒闭。
炸鱼薯条所用到的鳕鱼约40%来自俄罗斯,约一半葵花籽油则从乌克兰进口。用来替代葵花籽油的棕榈油价格也随之翻倍——究其原因,主要是作为全球最大棕榈油出口国的印尼,为了保障国内供应,从4月底开始禁止棕榈油出口。
不断出现的短缺引发接踵而来的担忧,宛如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在全球蔓延。事实上,年初以来,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农产品出口禁令,品类包括小麦、玉米、面粉、西红柿、植物油、豆类等。
在南亚,印度对小麦实施出口禁令,以应对国际粮价不断上涨引发的民生危机,巴基斯坦则鼓励民众每天少喝一杯茶,以节约外汇用于进口粮食等生存必需品。在中亚,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相继禁止食糖出口,以稳定国内食糖价格。在中东,黎巴嫩甚至禁止冰淇淋和啤酒出口。
农产品涨价与短缺正在世界多地酝酿不安与危机。在阿富汗,刚刚从缺衣少炭的严冬中挣扎过来的民众面临半年内米面价格超过100%的涨幅,全国近一半人口面临饥饿问题。在斯里兰卡,物资短缺与街头暴力正严重冲击着这个安享和平多年的国度,情形之严重让人想起10年前的阿拉伯世界。在东非,联合国警告索马里、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有近200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其中包括超过700万名严重营养不良的儿童。
多国纷纷出台农产品出口禁令的背后,是粮食、食用油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四个月来,乌克兰境内的绵延战火阻挠了粮油出口,接踵而来的制裁与反制裁进一步助长了粮油短缺引发的恐慌。截至5月,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已上涨约60%,推高面包、面条等各类面食价格和食品行业运营成本。葵花籽油价格在亚洲大部分地区至少翻了一番,在欧洲部分地区甚至上涨1000%。
俄罗斯与乌克兰都是国际市场农产品最重要的供应国。2020年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是世界最大小麦出口国,占国际市场近20%小麦供应量,乌克兰排名第五,占比9%。同时,乌克兰供应的葵花籽油约占全球半壁江山,俄罗斯出口的葵花籽油也占到约20%。
但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占全球小麦市场近30%供应量的出口通道被阻断。作为东欧最大粮食出口港的敖德萨,因两国交战陷入瘫痪。乌克兰试图通过陆路向欧洲国家出口粮食换取外汇,但运力与成本难以与传统海路相提并论。据联合国5月下旬估计,有近2500万吨谷物滞留乌克兰。
俄罗斯粮食出口面临的是另一种困境。由于西方在金融保险、物流航运等方面的严厉制裁,其他国家难以正常向俄罗斯购粮。一方面,外国买家与俄罗斯的粮食贸易面临外汇结算的难题;另一方面,西方保险业限制和拒绝与俄罗斯相关的保单,而国际贸易要求相关船舶必须投保。因此即便从俄罗斯购买了粮食,也少有船运公司敢于接单运输。
更要紧的是,俄乌两国粮食的主要买家高度趋同,均以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中东与南亚国家为主。这些国家的普遍特点是外汇有限、人口众多、经济脆弱性较高、对外依赖性较强,一旦粮油等大宗生活必需品价格猛涨,甚至供应出现问题,国内民生负担势必增加,甚至引发社会动荡。此外,帮助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每年约一半的小麦是从乌克兰购买。
正因粮油供应问题如此重要和紧迫,粮食出口问题已成为俄罗斯与西方互相攻讦的重要领域。西方试图将责任全盘推到俄罗斯身上,进一步孤立俄罗斯,占据道德制高点。俄罗斯则表示,粮食问题并非单一因素导致,来自西方的制裁才是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早在俄乌冲突之前,由于燃料和能源价格高企、气候干旱以及疫情冲击,农产品价格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贸易亟待恢复畅通
据国际谷物理事会分析,全球谷物产量近年来一直维持增长态势,总体产量与需求之间大体平衡,今年全球谷物产量很可能仍创下新历史纪录。即便乌克兰今年度播种无法有效开展,减产幅度仍可以被其他国家填补。而据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研究,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以食物热量计算,受出口限制的粮食约占全球总贸易量的17%,与2007至2008年全球食品和能源危机期间水平相当。也就是说,解决当前粮食供应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产量,而是在于流通。
以依赖进口小麦的黎巴嫩为例,该国传统上将俄乌视为最主要的小麦进口来源,如今被迫寻找新的进口来源。从全球粮食产量上看,俄乌并非不可替代,但由于农产品出口禁令与价格上涨交替出现,握有外汇的黎巴嫩竟一时间无法找到粮食替代的来源。
流通不畅导致的供应问题,不仅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连发达国家也不能幸免。去年年末日本出现“薯条荒”,一些麦当劳门店只提供小份薯条,“想吃大份薯条”一度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日本麦当劳解释说,该公司大规模进口的北美土豆从加拿大温哥华港中转,但由于该港口附近发生洪灾,造成铁路运输线中断,因此发生延误。
可以说,确保农产品国际流通顺畅,不仅有助于解决多地出现的供应问题,也能缓解市场紧张情绪,有助于国际粮价回归正常。
但这并非易事。一方面,俄罗斯不仅是国际农产品市场重要供应商,还是能源、化肥等与粮食生产紧密相关的原材料供应商;另一方面,仍保持高位的国际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导致多国不敢轻易放开农产品出口。
因此,关键是把食品供应与地缘政治问题“脱钩”,保障农产品及相关物资国际贸易自由畅通。目前,巴西、印度等国已决定不顾制裁风险,从俄罗斯进口化肥,而欧洲囿于地缘政治因素仍面临化肥危机。可以肯定的是,面对世界性的粮食安全挑战,各国很难独善其身,唯有突破成见,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