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出席记者会,并就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水平、大国储备体系、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相关情况答记者问。
丛亮指出,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群众和粮食从业人员辛勤努力,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3657亿斤,比2012年增加1412亿斤。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就是说,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
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粮食流通保持高效顺畅。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积极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质优价的市场化收购,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
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丛亮强调,以上这五条充分说明,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装中国粮。未来,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谈到大国储备体系建设,丛亮表示,立足新征程新形势,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储备体系,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以储备的确定性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完善国家储备体制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的原则,加快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深入研究推进相关领域立法,分级分类压实储备主体责任,完善储备模式,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收储动用轮换制度,提升储备现代化治理水平。坚持“大储备”和“一盘棋”观念,完善中央和地方储备联动机制,强化政策统筹和区域协作,发挥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作用,实现优化协同高效。
进一步增强储备实力。聚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认真落实粮食、能源、重要矿产品、应急物资等关键品类物资储备任务,进一步夯实国家储备家底,优化储备布局结构,确保平时备得足、储得好,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同时,加强国家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功能综合化、保障基地化、布局网络化、管理智能化,持续完善物资储存和调运基础设施网络。
充分发挥储备功能作用。立足“两个大局”,强化战略保障、宏观调控和应对急需功能,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充分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探索完善国家储备市场调节机制,更加精准地把握吞吐调节的时度效,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维护初级产品供给的安全和稳定。
围绕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丛亮表示,要落实“藏粮于地”,加大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挖掘潜力新增耕地。
坚持“藏粮于技”,强化现代种业等科技支撑。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等防治体系,加大绿色仓储、高效物流、粮油加工等技术研发力度,不断为粮食安全注入新动能。
优化生产布局,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多措并举促进稳产增产,将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落实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加强收储调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精准调控,保持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健全粮食储备体系,保持合理储备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创新强化监管和执法,从严惩治涉粮腐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开展节粮减损,促进粮食节约和营养健康。加强全链条管控,大力推广智能收获机械、绿色仓储技术、适度加工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浪费。举办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营造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新风尚。
点击:阅读转载原文
微信公众号 IGO世界粮油展 阅读更精彩!